陳凱旋 李春暉
大地回春,從土里冒出來的竹筍,氣味清香、質(zhì)地鮮嫩、口感脆爽,得自天成,正所謂“嘗鮮無不道春筍”。立春后采挖的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zhì)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菜王”。烹調(diào)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又被稱為“山八珍”。春筍的食用方法很多,素有“葷素百搭”的盛譽,它一經(jīng)與各種肉類烹飪,就顯得更加鮮美。雨水節(jié)氣過后的筍更是素食佳品,是春天不容錯過的味道。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yǎng)豐富,被視為“健康珍饈”。唐代白居易《食筍》詩云:“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煮,紫籜坼故錦,素肌掰新玉。每日遂加餐,經(jīng)時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fēng)吹作竹?!泵魅死顫O也云“益人者不盡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兩擅共長者,莫過于此?!?/p>
竹筍品種繁多,一年四季都有出產(chǎn),李商隱筆下有“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的描述。追溯至唐朝,據(jù)說唐太宗就很喜歡吃筍,每逢春筍上市,總要召集群臣大品“筍宴”,并以筍來象征國事昌盛,比喻大唐天下人才輩出,猶如“雨后春筍”。挑選春筍時,有“四看”要留神。首先是看筍殼,一般以嫩黃色為佳,因為未完全長出土層或剛長出的竹筍殼常為黃色,其筍肉特別鮮嫩。其次要看筍肉,顏色越白則越脆嫩,筍肉黃色者質(zhì)量次之。再看筍節(jié)和筍體,鮮筍的節(jié)與節(jié)之間越是緊密,則其肉質(zhì)也就越為細嫩。最后是看筍體,蔸大尾小的筍肉多殼少,且味道尤為脆甜鮮嫩。
推薦菜式
出品/黃山全江臘味
刀板香煨春筍
冬日里腌制的徽州風(fēng)味刀板香,與新鮮的春筍一同煨至,冬春兩個季節(jié)的美味在此時交匯成盤中美味的風(fēng)景。
徽州腌篤鮮
新鮮的春筍搭配富有彈性的五花肉,吸收了油潤香味的千張富有彈性,一口下去瞬間俘獲你的味蕾。
春之鮮筍
出品/北京楊記興臭鱖魚
手剝筍
喜好清鮮口感的食客一定要在春季生長的時節(jié)選手剝筍嘗一嘗,不做過多調(diào)味,吃的就是自然清新的鮮味,那股鮮靈勁兒實在難以抗拒。
火腿炒春筍
大廚融合了春筍的嬌嫩和火腿的鮮美,烹飪手法猶如“美婦畫淡妝”一樣,將二者鮮香的口感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炒筍絲
春筍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zhì)鮮嫩、美味爽口。烹調(diào)時用青葉紅椒提色使春筍嫩黃,炒后鮮嫩清香,色澤誘人,是人們喜歡的春季佳肴之一。
筍干燒肉
選用清明前后的嫩春筍制成筍干,以五花肉烹制而成,色澤紅亮,鮮嫩爽口,咸鮮而帶甜口,百吃不厭。
臘味春筍
春筍吸收了臘味的咸鮮味,吃在口中增加了豐富的味覺層次。
鎖住春天的鮮味
制作流程
臨安,地處北緯30度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區(qū),是一座被竹子覆蓋的城市。光照充足,溫暖濕潤,為竹子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漫山遍野碧綠如洗的翠竹讓臨安成為中國竹子之鄉(xiāng)?!翱墒故碂o肉,不可居無竹。”當(dāng)年蘇東坡或許也到過這竹林縹緲的臨安境內(nèi),留下這被文人奉為座右銘的千古佳句。
臨安天目山筍栽培生產(chǎn)食用已有1500多年歷史,以“好山好水出好筍”聞名,被譽為“江南的菜竹園”;天目山筍,殼薄肉肥、色白質(zhì)嫩、清香甜脆。
杭州臨安小饞仙選取優(yōu)質(zhì)天目山筍,融合了非物質(zhì)文化傳承的采新、鹵制、鎖鮮等十二道工序,匠心制作而成的“天目鹵筍尖”“老壇酸菜筍”,以脆嫩爽口、鹵香濃郁、清鮮蓋世而留住了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