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然草》:有一個學習射箭的人,手里經(jīng)常拿著兩支箭。師父說:“初學時最好不要帶兩支,依仗著有第二支,心中就不太注重第一支。每次射箭時都不要有得失的念頭,只想著一箭中的?!?/p>
賈平凹:生活不容易,對活得有趣的人來說,生活是不斷破墻而出的過程;對無趣的人來說,生活是為自己筑起一道一道的圍墻。
豐子愷:世間的一切規(guī)則、習慣,都是人為了生活方便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秀的稻麥舒展在陽光之下,分明自有其生的使命。何嘗是供人充饑的呢?玲瓏而潔白的山羊點綴在青草地上,分明是好生而好美的神的手跡,何嘗是供人殺食的呢?草屋的煙囪里的青煙,自己表現(xiàn)著美麗的曲線,何嘗是燒飯的偶然的結果。池塘里的樓臺的倒影,原來是助成這美麗的風景的,何嘗是反映的物理的作用。
周國平:性格無好壞,但是有利弊,所以應該做的事不是改變性格,而是把握好性格的利弊。任何一種性格都是有利有弊的,如同一枚錢幣的兩面,消除了其中一面,另一面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享受性格之利的同時,承受性格之弊,乃是題中應有之義,只須把這個弊限制在適當范圍內(nèi)就可以了。怎么限制?就是揚長避短,把你的性格的長處發(fā)揮到極致,就不會有人在乎你的短處了,你自己也不用在乎。(摘自《大同晚報》《廣州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