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茶與酒:兩種文化的比較

2015-03-27 12:36:16馬燕云
山東青年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唐代

馬燕云

摘要:敦煌文書《茶酒論》有六種寫本,即S.0496、S.5774、P.2718、P.2875、P.2972、P.3910。其記載內(nèi)容以“茶”和“酒”的爭辯為中心,內(nèi)容層層深入,語言活潑生動,于鮮活中予以深意、引發(fā)思考。

關(guān)鍵詞:唐代;敦煌文書;茶酒論

發(fā)現(xiàn)于1900年夏天的敦煌文書,不但數(shù)量眾多而且內(nèi)容豐富多彩,可以說是包羅萬象。這些文書除佛教經(jīng)典而外,還有大量的變文、話本、曲子詞以及其它詩文典籍,為古代歷史、文學、思想、宗教、藝術(shù)、民俗等領(lǐng)域的研究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其中,以流暢筆調(diào)、擬人手法勾勒出的茶酒爭勝的寓言故事——《茶酒論》,尤為讓人注意、玩味和深思。

《茶酒論》現(xiàn)存S.0496、S.5774、P.2718、P.2875、P.2972、P.3910等六種寫本,以P.2718最為完整,前題“鄉(xiāng)貢進士王敷撰”,后署“開寶三年壬申歲正月十四日知術(shù)院弟子閻海真自手書記”。《敦煌變文集》卷二有王重民校錄本。此賦鋪寫茶與酒誰重要、誰有功勛的爭論。采用問答辯詰形式展開,先由茶方發(fā)難,酒方辯答,交戰(zhàn)四個回合,難分上下。在雙方難分難解之際,由水方出面調(diào)解作結(jié),出人意料。全篇語言通達,立論在理,且駁辯有力,詼諧成趣,讀來令人捧腹,使人回味。現(xiàn)錄文如下(段落前的序號為作者所加茶酒論爭的回合次序):

茶酒論一卷并序 鄉(xiāng)貢進士王敷撰

竊見神農(nóng)曾嘗百草,五谷從此得分。軒轅制其衣服,流傳教示后人。倉頡致(制)其文字,孔丘闡化儒因。不可從頭細說,撮其樞要之陳。暫問茶之與酒,兩個誰有功勛?阿誰即合卑小,阿誰即合稱尊?今日各須立理,強者先(光)飾一門。

(一)茶乃出來言曰: "諸人莫鬧,聽說些些。百草之首,萬木之花。貴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號之作茶。貢五侯宅,奉帝王家。時新獻入,一世榮華。自然尊貴,何用論夸!"

酒乃出來:"可笑詞說!自古至今,茶賤酒貴。單(簞)醪投河,三軍告醉。君王飲之,叫呼萬歲,群臣飲之,賜卿無畏。和死定生,神明歆氣。酒食向人,終無惡意。有酒有令,仁義禮智。自合稱尊,何勞比類!"

(二)茶為酒曰:"阿你不聞道:浮梁歙州,萬國來求。蜀川(山)流(蒙)頂,其(登)山驀嶺。舒城太湖,買婢買奴。越郡余杭,金帛為囊。素紫天子,人間亦少。商客來求,舡車塞紹。據(jù)此蹤由,阿誰合少?"

酒為茶曰: "阿你不聞道,劑(齊)酒干和,博錦博羅。蒲桃九醞,于身有潤。玉酒瓊漿,仙人杯觴。菊花竹葉,君王交接。中山趙母,甘甜美苦。一醉三年,流傳今古。禮讓鄉(xiāng)閭,調(diào)和軍府。阿你頭惱(腦),不須干努。"

(三)茶為酒曰: "我之茗草,萬木之心?;虬兹缬?,或似黃金。名僧大德,幽隱禪林。飲之語話,能去昏沉。供養(yǎng)彌勒,奉獻觀音。千劫萬劫,諸佛相欽。酒能破家散宅,廣作邪淫。打卻三盞已(以)后,令人只是罪深。"

酒為茶曰: "三文一缸,何年得富?酒通貴人,公卿所慕。曾道(遣)趙主彈琴,秦王擊缶。不可把茶請歌,不可為茶交(教)舞。茶吃只是腰疼,多吃令人患肚。一日打卻十杯,腸脹又同衙鼓。若也服之三年,養(yǎng)蝦蟆得水病報。"

(四)茶為酒曰: "我三十成名,束帶巾櫛。驀海其(騎)江,來朝今(金)室。將到市廛,安排未畢。人來買之,錢財盈溢。言下便得富饒,不在明朝后日。阿你酒能昏亂,吃了多饒啾唧。街中羅織平人,脊上少須十七。"

酒為茶曰:"豈不見古人才子,吟詩盡道:渴來一盞,能養(yǎng)性命。又道:酒是消愁藥。又道:酒能養(yǎng)賢。古人糟粕,今乃流傳。茶賤三文五碗,酒賤盅半七文。致酒謝坐,禮讓周旋。國家音樂,本為酒泉。終朝吃你茶水,敢動些些管弦!"

(五)茶為酒曰:"阿你不見道:男兒十四五,莫與酒家親。君不見生生(狌狌)鳥,為酒喪其身。阿你即道:茶吃發(fā)病,酒吃養(yǎng)賢。即見道有酒黃酒病,不見道有茶瘋茶癲。阿阇世王為酒煞父害母,劉零為酒一死三年。吃了張眉豎眼,怒斗宣拳。狀上只言粗豪酒醉,不曾有茶醉相言。不免求(囚)首杖子,本典索錢。大枷榼項,背上拋椽。便即燒香斷酒,念佛求天,終生不吃,望免迍。"

兩個政爭人我,不知水在旁邊。

水為茶酒曰:"阿你兩個,何用忿忿?阿誰許你,各擬論功!言詞相毀,道西說東。人生四大,地水火風。茶不得水,作何相貌?酒不得水,作甚形容?米曲干吃,損人腸胃。茶片干吃,只糲(礪)破喉嚨。萬物須水,五谷之宗。上應(yīng)干象,下順吉兇。江河淮濟,有我即通。亦能漂蕩天地,亦能涸煞魚龍。堯時九年災(zāi)跡,只緣我在其中。感得天下欽奉,萬姓依從。由(猶)自不說能圣,兩個何用爭功?從今已(以)后,切須和同。酒讓發(fā)富,茶坊不窮。長為兄弟,須得始終。若人讀之一本,永世不害酒癲茶風(瘋)。"

《茶酒論》的通篇結(jié)構(gòu)是用一個簡短的序言,引出茶、酒爭論,接著是先茶后酒,各自表功立理,攻擊對方。二者互不相讓,據(jù)理力爭,你來我往,輪流發(fā)言,爭斗了數(shù)個回合,最后由擬人化的水出面調(diào)解,作為全文的結(jié)束。

在(一)(二)回合當中,茶酒各自說出了自己的來歷、優(yōu)點、地位和益處。茶的發(fā)言首先從它的非同尋常的來歷說起:“百草之首,萬木之花。貴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號之作茶。”茶以嫩者為貴,正如《藝林匯考.茶茗類》中所言:“茶之始生而嫩者為一槍,寢大而展為一旗,過此則不堪矣?!彼?,盡管茶產(chǎn)地遍布南方各地,但真正好茶的產(chǎn)量卻很少,唯有其嫩葉幼芽可以入選。作為自然的精華,優(yōu)質(zhì)的茶往往為統(tǒng)治者所獨享,正所謂:“貢五侯宅,奉帝王家”,茶似乎也具有了尊貴的身份。而酒的辯答,則從它無可比擬的作用說起:“單(簞)醪投河,三軍告醉。君王飲之,叫呼萬歲,群臣飲之,賜卿無畏。和死定生,神明歆氣?!本瓶梢怨奈枋繗?,可以告慰生死,酒與軍人相連,酒與征戰(zhàn)相連,壯烈豪放成為酒的自豪。在說明各自來歷、作用的爭辯中,二者似乎并不盡興。接下來,二者又從各自的經(jīng)濟利益說起,仍由茶先作陳述:“浮梁歙州,萬國來求。蜀川(山)流(蒙)頂,其(登)山驀嶺。舒城太湖,買婢買奴。越郡余杭,金帛為囊。素紫天子,人間亦少。商客來求,舡車塞紹?!边@一席話,為我們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古代茶葉貿(mào)易圖。浮梁、歙州、蒙頂、舒城、太湖、越郡、余杭,都乃有名的產(chǎn)茶之鄉(xiāng)。素紫天子,更是唐代湖州、常州一帶的名茶——“紫筍”的時稱。據(jù)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載,僅浮梁一地“每歲出茶七百萬馱,稅十五余萬貫”,是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又據(jù)《宋史.食貨志下》說:“茶之為利甚博,商賈轉(zhuǎn)至于西北,利嘗至數(shù)倍”。這也正和文中“商客來求,車塞紹舡”的盛況相對應(yīng),我們也可因此而想象當時茶葉貿(mào)易所帶來的巨大經(jīng)濟利潤。此時的酒也不甘勢弱,說道:“劑(齊)酒干和,博錦博羅。蒲桃九醞,于身有潤。玉酒瓊漿,仙人杯觴。菊花竹葉,君王交接。中山趙母,甘甜美苦。一醉三年,流傳今古。禮讓鄉(xiāng)閭,調(diào)和軍府?!碑斎?,與茶著重于自己的經(jīng)濟利益相對,酒則更著重于自己的優(yōu)質(zhì)品質(zhì)。飲酒既有益于身體健康,更會使人產(chǎn)生飄飄欲仙的感覺,所以自古就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酒的動人故事。從酒的答辯中,我們不僅了解到了當時酒的品種,還看到了美妙的神話傳說。有茶的珍異,酒有酒的神奇,茶酒之間(一)、(二)回合的辯論,可謂難分難解。endprint

在第(三)回合當中,二這以攻擊對方的弊處為出發(fā)點,相互責難。茶主動出擊,說到:“酒能破家散宅,廣作邪淫。打卻三盞已(以)后,令人只是罪深。”同樣,任何事物都不完美,有其利必有其弊。即使是“或白如玉,或似黃金”,令人明志的茶也是如此。且聽酒的反唇相機:“茶吃只是腰疼,多吃令人患肚。一日打卻十杯,腸脹又同衙鼓。若也服之三年,養(yǎng)蝦蟆得水病報?!憋嫴柽^量,不但于身體無益,而且還會有損健康。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寫到:“大渴及酒后飲茶,水入腎經(jīng),令人腰腳膀胱冷痛,兼患水腫攣庳諸疾”。

在第(四)回合當中,茶一面抓住“酒貴茶賤”予以駁斥,一面繼續(xù)攻擊酒的缺點。而此時酒的辯論,則明顯處于不利地位。著或許反映出作者更偏向于茶,在開篇立論之時,已為此埋下伏筆。同時,也反映出當時人們似乎更提倡飲茶。

在第(五)回合當中,則成為茶一方的獨家道白,對酒迎頭痛擊,一口氣列出飲酒的種種惡果:即見道有酒黃酒病,不見道有茶瘋茶癲。阿阇世王為酒煞父害母,劉零為酒一死三年。吃了張眉豎眼,怒斗宣拳。就在酒還未來得及辯駁之時,由作為人生四大之一的水,出面進行了調(diào)解,水的觀點是茶酒均離不開水,并說:由(猶)自不說能圣,兩個何用爭功?從今已(以)后,切須和同。酒讓發(fā)富,茶坊不窮。長為兄弟,須得始終。若人讀之一本,永世不害酒癲茶風(瘋)。

至此,茶酒辯論告一段落。而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卻不得不思考這麼幾個問題:為何要以茶酒作為爭辯的對象,而非它物?又為何以水的出場,而結(jié)束了這場針鋒相對的辯論?在《茶酒論》中到底反映了什麼思想?

在中國文化中,茶文化與酒文化是兩種關(guān)系密切的文化,二者之間如對手,如兄弟。也正因如此,論酒者難免用茶來比較,說茶者也難免用酒來參照,茶與酒,共同構(gòu)成了中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對文化符號。正如《酒與茶:兩種文化符號的比較研究》所寫:“酒和茶是人類發(fā)現(xiàn)、發(fā)明后加以制造利用,又反過來對人類自身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兩種飲品,它們都是人類的物質(zhì)消費品,但人卻因為消費而對它們產(chǎn)生了精神、生理上的依賴。在中國古代,酒和茶都與社會文化發(fā)生了程度和范圍不等的關(guān)聯(lián),成了中國文化中兩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具有不同的文化認同能力。并且酒與茶也在人們的社會歷史、精神物質(zhì)文化生活中發(fā)生了密切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形成為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探明這兩種文化符號的獨特意義,將有助我們?nèi)ド钊虢庾x中國古代文化?!?/p>

《茶酒論》載:“茶不得水,作何相貌?酒不得水,作甚形容?米曲干吃,損人腸胃。茶片干吃,只糲(礪)破喉嚨。”作為液體性質(zhì)的物品——茶與酒,和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水是茶酒的載體,無水則不成酒,無水亦不能飲茶。自古至今,美酒佳茗都離不開水。美酒與氣候、土質(zhì)、水的關(guān)系都很密切,但還是以水的作用為最大,所謂:“水乃酒之血”??梢娝诰疲豢芍^不重要?!秴问洗呵铩贰爸俣逼陉U述釀酒程序時說:“水泉必香”可見古人很早就注意到水之于酒的重要性。那麼,茶與水呢?《茶經(jīng)》上說:“山泉水為上,江中水為中,井池水下矣”。水質(zhì)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茶是否清新、鮮香?!恫钑分嘘P(guān)于“水之于茶”多有論及,“品茶須理水”“名茶名水,兩全則美”等。所以,即使是同樣的茶葉,用不同的水,泡出的茶湯,香氣、色澤、滋味,也會高低懸殊。難怪,在《茶酒論》中最終以水的解說而告終。

《茶酒論》古遺書為北宋初年的抄本,成書與晚唐五代的可能性最大[2]。而《茶酒論》的成文年代為唐貞元至元和年間(785~820)[3],正是處于茶作為一種文化興起并興盛的時期。又因為此時揚茶抑酒思想的流行,在《茶酒論》中作者似乎更偏向于茶一方。

生活中,茶和酒各具不同的功用,其品質(zhì)也恰好反映了中國文化的一些特征。在中國文化的洪流中,隨發(fā)生、發(fā)展、鼎盛的不同過程,茶文化與酒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被歷史時代賦予了不盡相同的意義,豐富著我們的生活,陶冶著我們的情操。《茶酒論》通過引人入勝的生動言語,再次將兩種文化符號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令身值今時的我們毫無陌生之感。透過中國文化的兩扇窗口——茶文化與酒文化,我們不僅看到了悠久歷史,更看到了人間百態(tài)。

[參考文獻]

沈冬梅 酒與茶:兩種文化符號的比較研究[OL].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g02/82.html,2003-5-21/2014-10-18.

[2] 李德龍.敦煌遺書《茶酒論》中的茶酒爭勝[J].農(nóng)業(yè)考古,1994,(2):72-77.

[3] 暨遠志.唐代茶文化的階段性——敦煌寫本《茶酒論》研究之二[J].敦煌研究,1991.(2): 99-107+120.

(作者單位:陜西省社會科學院 文學藝術(shù)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065)endprint

猜你喜歡
唐代
論唐代省試詩的傳奇化
中州學刊(2016年12期)2017-01-17 16:12:06
禮制規(guī)范視域下唐代陵戶的設(shè)置
求是學刊(2016年6期)2017-01-07 13:23:27
再論唐代的使職、差遣
論唐代詩詞中“湘妃”意象的悲劇情感表達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6 00:00:00
遼代銅鏡中龍紋樣式初探
唐代衛(wèi)尉寺職能考述
我國唐代文學中桃花意象淺談
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唐代銅鏡中的設(shè)計美學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7:36
唐代前期的文學理論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9:26
临西县| 永丰县| 隆昌县| 历史| 突泉县| 栖霞市| 诏安县| 麻栗坡县| 共和县| 临高县| 邢台市| 漳浦县| 黔江区| 乌拉特后旗| 思南县| 天长市| 丹棱县| 沾益县| 马龙县| 荔浦县| 五指山市| 周口市| 华容县| 古丈县| 嘉禾县| 山东省| 乌拉特前旗| 库车县| 南充市| 新绛县| 皋兰县| 安乡县| 漾濞| 项城市| 措美县| 三门峡市| 介休市| 大石桥市| 图们市| 庆元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