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紅 何端淼
【摘要】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工科類各專業(yè)學生的必修公共基礎課,由于其枯燥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學習比較難。因此,從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探討高職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及怎樣進行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如何提高等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高職高等數學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工科類專業(yè)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然而,各高職院校不斷地擴大招生規(guī)模,降低人學條件,文科生、三校生及自主招生等報考的人數增多,使得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偏低,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困難戶”,對高等數學的學習感到十分困難,學習勁頭不足,被動學習,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效果欠佳。高等數學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解決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是很多數學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內容。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結合我國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高職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優(yōu)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高等數學作為高職土科類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必須“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結合工科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從專業(yè)需求和學生學情出發(fā),設置專亞問題情境進行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整合優(yōu)化。減弱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如定積分的精確定義等),精減繁瑣的證明過程及理論推導(如中值定理、公式等的證明推導),減少高技巧的難題(如不定積分的有關內容等)。多從日常生活和專業(yè)實際中提出數學問題,并建立其數學模型(題可不必太難);多介紹數學特別是微積分在專業(yè)中的應用;多出一些有專業(yè)背景的例題、習題;多一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應用題;多開展一些課堂討論以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將所學數學知識應用到專業(yè)案例中,兩者不斷整合,提高學生對學習高等數學課程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深層次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步培養(yǎng)他們靈活運用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間題的能力。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隨著高職院校不斷地擴大招生規(guī)模,降低人學條件,文科生、三校生及自主招生等報考建筑專業(yè)的人數增多,使得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偏低,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學困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感到十分困難,學習勁頭不足,被動學習,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效果不佳。如果教師光是在黑板上講,學生在下面機械地聽,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感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他們去發(fā)現,去探索。
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是21世紀教育界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數學本身包含著許多思維方法,如從有限到無限、從特殊到一般、歸納、類比,逆向分析等,數學的本質,應該具有從豐富的日常生活中和工程實際中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因此,引入數學建模的思想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運用數學語言,使實際問題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簡化,并與某些數學模型進行類比聯(lián)想,增強練合運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建模過程中學生能夠學到研究實際、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他們對實踐的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介紹數學建模的思想與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在數學教學中,向學生傳授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數學教師的一項特別的工作,也是數學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
總之,為了使高等數學教學與工科類專業(yè)有機融合,更好地服務于專業(y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化繁為簡,開設專業(yè)與數學的專題講座、探析適應高職教育教學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是一項值得深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王憲杰.增加應用實例比側有利于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高.大學數學,2008,24(1):4.
[2]曹廣福,葉瑞芬.談談高等數學教材內容與體系的政革.大學數學,2008,24(1):1.
[3]聞蘭,陳曉敏.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板),2012,37(2):139.
[4]黃秀團.高職高專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讀寫算教研版,2014,1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