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玲
?
基于地鐵隧道工程技術特點的發(fā)包模式選擇
姜燕玲
發(fā)包方式對控制工程投資至關重要。為有效控制地鐵隧道工程的投資,應合理選擇發(fā)包方式。目前,在隧道工程的生產實踐中,多種發(fā)包方式都被使用過,并未形成統(tǒng)一意見。通過文獻研究,基于地鐵隧道的設計施工技術,分析了目前國際國內廣泛應用的發(fā)包方式在控制投資方面的特點。信息溝通是隧道工程的重要技術特佂,基于交易成本理論得出結論,設計—建造發(fā)包模式將信息反饋與控制限定在組織內部,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控制投資。
隧道工程; 發(fā)包方式; 投資控制; 交易成本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屬于公益性項目,其投資額巨大,回收期長,投資來源除靠當地政府外,很難吸引其他投資。由于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政府財政負擔很大,控制工程造價就成為各級政府最關心的內容。目前國際通行的發(fā)包方式有數種,業(yè)主或者業(yè)主代表選擇哪種發(fā)包方式對建設項目的組織管理,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投資,是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有助于合理控制投資,加快城市軌道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發(fā)包模式歸納起來有六種,即傳統(tǒng)模式(Traditional procurement system)、管理承包模式(Management contracting)、管理咨詢模式或者建設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Design and build)、伙伴模式(Partnering) 和個體融資方式(如BOT/PFI方式)。這幾種發(fā)包模式各自有特點,不存在哪個更先進、更優(yōu)秀的提法。不能簡單地主張某種發(fā)包方式比其他發(fā)包方式更好,更不應強制推行某種發(fā)包方式。發(fā)包方式的選擇主要應根據項目的特點和業(yè)主的業(yè)務能力與經驗。根據項目特點,選擇適應某種工程項目特殊需要的組織模式。在地鐵隧道工程的生產實踐中,多種模式都被嘗試過,并沒有形成一致意見?;诘罔F隧道工程的生產過程特點,從業(yè)主控制投資的角度看,哪種模式更適合地鐵隧道項目,這是本文要回答的問題。
李浩然、趙剛*李浩然、趙剛:《 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管理模式的思考》,《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1年第1期.通過對建設管理總承包模式與施工總承包、設計施工總承包及項目管理之間的比較,介紹了建設管理模式的性質和特點;提出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采用PM管理下的建設管理總承包模式及其相應改革的設想。這種管理模式存在權力義務不對等的缺陷,CM承包商是在PM承包商管理下工作,但是,由CM方承擔費用風險。這種項目組織方式,在組織關系上存在矛盾,需要改進。于松偉*于松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模式變革與設計施工總承包》,《中國勘察設計》2004年第7期。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的必要性及國內企業(yè)以設計施工總承包承建城市軌道交通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推行設計施工總承包的思路。本文基于隧道工程的技術特點,分析不同發(fā)包方式的交易成本,為隧道工程建設發(fā)包方式的選擇提供理論依據。
圖1 信息化設計-施工方法流程圖*張志剛、佴磊:《隧道信息化設計與施工方法研究》,《巖土工程技術》2003年第2期。
隧道工程越長,所穿越的地層越復雜,在施工之前把隧道所穿過的地層地質情況調查清楚幾乎無法科學、合理地實現。先按照地質資料進行預設計,然后在施工過程中調查地質情況和結構安全信息,對這些信息系統(tǒng)地分析后提出對策和措施,再調整設計和施工,如此循環(huán)的過程。隧道動態(tài)設計使隧道工程的設計施工能夠及時適應地質情況的變化使安全施工得到有效控制*陳唯一:《以工程經驗為主的隧道動態(tài)設計原理初探》,《鐵道工程學報》2006年第4期。。在城市中修建城市軌道交通區(qū)間隧道,要根據隧道埋深、地面環(huán)境和城市環(huán)保要求,從技術和經濟等方向綜合考慮選擇施工方法。目前,修建區(qū)間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新奧法、淺埋暗挖法和盾構法。新奧法(NATM)是新奧地利隧洞施工法的簡稱。強調設計、施工、監(jiān)測三結合。明挖法施工中通過對開挖后地層狀態(tài)的直接觀察或監(jiān)測反饋,對所提出的地質資料進行對比驗證,必要時根據實際狀況修改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盾構法(shield),是在地表以下土層或松軟巖層中采用盾構機暗挖隧道的一種施工方法。盾構開挖面的穩(wěn)定,可以通過優(yōu)化掘進參數來控制。為使掘進中的參數優(yōu)化,并根據隧道埋深、地質和環(huán)境條件對參數進行選取,并作預測計算。盾構推進時,對盾構軸線上方地面變形曲線進行實測反饋,以驗證選擇掘進參數的合理性或據以再調整優(yōu)化掘進參數*周順華:《城市軌道交通結構工程》,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64頁。。淺埋暗挖法整個工藝流程與新奧法的總體原則相似,但對地表沉降控制要求較嚴格。由此可見隧道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是緊密聯系、不可割裂的過程??傊叵鹿こ膛c地上工程不同,地下工程需要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的地質情況對設計進行修改,設計與施工聯系緊密。
傳統(tǒng)模式 (D/B/B方式) , FIDIC紅皮書是采用單價合同形式的傳統(tǒng)PPR的典型代表。D/B/B方式是國內外項目建設的傳統(tǒng)采購方式和我國現行建筑市場的基本交易方式。該方式的主要特點是,設計完成后,發(fā)包簽訂合同,然后再施工。建設過程(設計—發(fā)包—建造)不連續(xù),設計和施工由不同的單位完成。傳統(tǒng)發(fā)包模式是根據已經完成的設計圖計價,如果在施工過程中修改設計會引起索賠。只有滿足了如下的條件,這種發(fā)包方式才可能運作正常*李世蓉、鄧鐵軍:《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第76頁。:(1)設計工作在招投標之前已經完成;(2)設計單位對該項目的施工工藝比較了解,在施工階段不發(fā)生重大的設計變更。而隧道工程的信息化設計與施工互為條件,在施工過程中會對原有設計進行修改。隧道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分離容易產生的問題有以下兩方面。(1)建設單位項目目標的控制有困難,主要是不利于投資控制和進度控制; (2)建設單位的組織、協(xié)調工作量大,設計方與施工方有界面,這一界面常常導致工程變更、爭端和索賠。這些困難在大型復雜項目的建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傳統(tǒng)的承發(fā)包模式,不適合隧道工程。如果隧道工程按傳統(tǒng)的發(fā)包模式,先設計發(fā)包,設計完成后再施工發(fā)包,設計施工由不同的組織承擔,施工過程發(fā)現地質情況與地質勘察資料有出入,需要修改設計,就會引起索賠,延誤工期,投資失去控制。同時由于地下工程建設固有的特點,即在施工的過程中動態(tài)監(jiān)測、反饋設計(信息化設計—施工)、修改完善設計,如果設計、施工由不同的組織單位完成,這將是跨越組織界面的活動,增加協(xié)調難度,交易成本高。
建設管理模式(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pproach,簡稱CM模式),這種模式又稱階段發(fā)包方式(Phased Construction Method)或快速軌道方式(Fast Track Method ),這是近年來在國外廣泛流行的一種合同管理模式。根據CM的風險程度不同,有兩種模式:一為代理型建設管理(“Agency”CM)模式。采用這種較為傳統(tǒng)的形式時,CM經理是業(yè)主的咨詢和代理,業(yè)主和CM經理的服務合同是以固定酬金加管理費辦法,業(yè)主在各施工階段與承包商簽定施工合同。二為風險型建設管理(At-Risk)模式。采用這種形式,CM經理同時也擔任施工總承包商的角色,一般業(yè)主要求CM經理提出保證最大工程費用(Guaranteed Maximum Price, GMP),節(jié)約的投資歸業(yè)主所有。業(yè)主向CM經理支付傭金及專業(yè)承包商所完成工程的直接成本,CM經理由于額外承擔了保證施工成本風險而能夠得到額外的收入。這種形式在英國稱為管理承包(Management-Contracting )。
風險型建設管理模式,業(yè)主任務較輕,風險較小。保證的成本中包含設計和投標的不確定因素,可供選擇的高水平的風險型CM公司較少。能夠進行風險型管理的CM公司通常是從過去的大型工程公司演化而來的。來自咨詢設計公司的CM經理則往往只能承擔代理型CM。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這兩種發(fā)包模式的主要優(yōu)點是*李世蓉、吳旻:《借鑒國外經驗拓寬我國工程項目發(fā)包模式》,《建筑經濟》2001年第7期。:第一,設計的“可施工性”好,施工效率高。這是由于CM承包商在項目初期(設計階段)就任命了,他可以在此階段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施工經驗和管理技能,協(xié)同設計班子的其它專業(yè)人員一起做好設計工作,提高設計質量。第二,工期縮短。這是由于設計和施工的平行作業(yè)產生的。傳統(tǒng)發(fā)包模式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設計全部完成以后進行招投標。建設管理模式則在設計完成一部分招標一部分,使項目工期縮短。第三,減少了設計方和施工方的對立。改善了交流渠道和提高了效率。第四,分包商的選擇由業(yè)主和CM承包商共同決定,因而更為明智。但是,對于隧道工程,需要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獲取地質、水文資料,修改完善設計;僅憑CM經理的經驗,只能增強可施工性,難以在施工前作出符合地質、水文條件的理想設計。在施工過程中大量修改設計,設計與施工又分屬于不同的組織,將面臨索賠,投資失去控制。所以,雖然建設管理模式比傳統(tǒng)模式增強了設計與施工的溝通,但是還不是適應信息化設計與施工的理想組織方式。
設計—管理模式(Design-Management),由同一實體向業(yè)主提供設計和施工管理服務。在通常的CM模式中,業(yè)主分別就設計和施工管理服務簽訂合同。采用設計—管理合同時,業(yè)主只簽訂一份既包括設計也包括類似CM服務在內的合同。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與管理機構是同一實體。設計—管理模式的實現可以有兩種形式:一是業(yè)主與設計—管理公司和施工總承包商分別簽訂合同,由設計—管理公司負責設計并對項目實施進行管理,設計管理與施工單位是協(xié)調關系;另一種是業(yè)主只與設計—管理公司簽訂合同,由設計公司分別與各個單獨的承包商和供應商簽訂合同,由他們施工和供貨,設計管理與施工單位是合同關系。這種模式的成功運作需要設計方有施工方面的經驗,能管理施工。實際上,目前我國在隧道施工方面,設計單位的經驗較少,這是由以往我國的建設管理體制造成的。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國的設計與施工脫節(jié),設計單位基本不參與施工。另外,設計管理與施工單位是協(xié)調關系或者合同關系,信息傳遞和控制都是跨越組織界面,交易成本高,容易發(fā)生索賠,不利于控制投資。設計管理模式也不適于隧道工程建設。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發(fā)包模式是一種設計與施工完全分離,相互之間協(xié)調較少的發(fā)包模式;設計—施工發(fā)包方式是設計與施工由同一組織完成;伙伴模式(Partnering) 和個體融資方式(如BOT/PFI方式)強調的是融資模式;其他發(fā)包模式在施工與設計兩個組織之間增加了起協(xié)調作用的組織,相互之間有一定程度的協(xié)調,這種協(xié)調依然是跨越組織界面,會產生交易成本,使投資預算失控。
設計管理模式也不適于隧道工程建設。這種模式的成功運作需要設計方有施工方面的經驗,能管理施工。實際上,目前我國在隧道施工方面,設計單位的經驗較少,這是由以往我國的建設管理體制造成的。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國的設計與施工脫節(jié),設計單位基本不參與施工。另外,設計管理與施工單位是協(xié)調關系或者合同關系,信息傳遞和控制依然是跨越組織界面,交易成本高,容易發(fā)生索賠,不利于控制投資。
[責任編輯:邵世友]
ChoiceofDeliveryMethodsConsistentwiththeCharacteristicsofSubwayTunnelProjects
JIANG Yan-l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P.R.China)
The delivery method is essential for the cost control of an engineering project.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st of a subway tunnel project,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a reasonable delivery method.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unnel projects, various project procurement methods have been used. However, no unanimity has been achieved regarding the best delivery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dely used delivery methods home and abroad in light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the technology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ubway tunnel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feature of tunnel projects. In line with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sign-construction delivery method could keep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control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nd reduce transaction costs and eventually control the investment.
tunnel project; delivery method; investment control; transaction costs
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副教授,管理學博士(濟南250061)。